科普:生物光子晶體的 “光子帶隙” 是什么意思?愛
http://aestheticskinlaser.com/ask/8847046.html
  • 1.光子晶體:光的精密迷宮

    *生物光子晶體(比如孔雀羽毛、閃蝶翅膀、某些甲蟲外殼內部的奇妙結構),是由生物體自身產生的納米級材料(比如蛋白質、甲殼素)周期性排列形成的結構。想象一下,這些微小結構像無數(shù)個極其微小的、排列極其規(guī)則的“積木塊”或“小珠子”,一層一層、一格一格地堆疊起來,形成了一種天然的、極其精密的“晶體”結構,只不過這個晶體不是用來導電的,而是用來操縱光的。

    *這種周期性排列的尺度,正好和可見光的波長(幾百納米)是同一個數(shù)量級。

    2.光子帶隙:光的“禁行區(qū)”

    *“光子帶隙”就是這個精密光迷宮的核心特性。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這把“光篩子”上的特定大小的孔洞被堵死了。

    *光是一種電磁波,不同顏色的光有不同的波長(比如紅光波長長,藍光波長短)。當光波試圖穿過這個周期性排列的“迷宮”時,會發(fā)生復雜的相互作用(主要是散射和干涉)。

    *關鍵點來了:對于某些特定波長范圍(也就是特定顏色范圍)的光來說,它們在迷宮里的遭遇是這樣的:

    *被“攔路打劫”(強布拉格散射):這些特定波長的光,在周期性結構中前進時,會遇到無數(shù)個排列規(guī)則的“障礙物”。這些障礙物對光的散射作用非常強,并且散射波之間會相互抵消(相消干涉)。

    *無法通行(禁帶):這種強烈的散射和相互抵消的結果,使得這些特定波長的光根本無法有效地在這個結構內部傳播。它們要么被強烈反射回去,要么被阻擋在外面進不來(取決于光的方向)。這個特定波長范圍,就是光子帶隙——光在這個結構里被禁止傳播的“禁行區(qū)”或“禁區(qū)”。

    *而不在這個禁行區(qū)(帶隙外)的其他波長的光,則可以相對順利地穿過這個結構,或者傳播路徑受到的影響較小。

    3.生物上的神奇效果:結構色

    *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孔雀羽毛、閃蝶翅膀呈現(xiàn)出極其鮮艷、閃耀、甚至隨角度變化的金屬光澤或虹彩的原因!

    *當白光(包含所有顏色)照射到這些生物光子晶體上時,恰好落在光子帶隙范圍內的那些顏色(比如藍光、綠光)被強烈地反射回來,進入我們的眼睛。而其他顏色的光則可能被吸收或者透射過去。

    *這種顏色不是來自化學色素(像顏料那樣吸收某些光反射另一些光),而是純粹由物理結構對光的操縱產生的,因此被稱為結構色。它通常更鮮艷、更持久、并且具有方向性。

按字母分類: A| B| C| D| E| F| G| H| I| J| K| L| M| N| O| P| Q| R| S| T| U| V| W| X| Y| Z| 0-9
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粵B2-20191121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網(wǎng)站備案編號:粵ICP備10200857號-2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高新技術企業(yè):GR20114420006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030302000351號

Copyright ? 2006-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(wǎng)站統(tǒng)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