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色松香在涂料中咋用?群林化工科普添加技巧?。
http://aestheticskinlaser.com/ask/8850899.html
  • 在涂料配方中,樹脂是核心骨架,顏料提供色彩和遮蓋,而各種助劑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“配角”角色。淺色松香,作為一種來源天然、性能獨特的樹脂改性劑,在特定涂料領(lǐng)域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群林化工為您科普其應用要點與添加技巧。

    淺色松香在涂料中的核心作用

    淺色松香(通常指經(jīng)過精制或氫化處理,顏色較淺、熱穩(wěn)定性更好的松香產(chǎn)品)在涂料配方中主要扮演以下角色:

    1.增粘劑:顯著提高涂料的粘度(特別是低剪切粘度),改善施工性能,如防止流掛、增加豐滿度。

    2.增塑劑:賦予漆膜一定的柔韌性和抗沖擊性,減少脆性。

    3.附著力促進劑:增強涂層對底材(尤其是多孔性底材如木材)的潤濕性和附著力。

    4.助溶劑/助成膜劑:幫助溶解其他樹脂或促進樹脂在溶劑中的溶解,改善成膜性能。

    5.光澤調(diào)節(jié)劑:適量添加有助于提升漆膜的光澤度。

    6.成本優(yōu)化:部分替代價格更高的合成樹脂,優(yōu)化配方成本。

    主要應用領(lǐng)域

    淺色松香因其顏色淺、不易黃變(相比深色松香),更適用于對顏色要求較高的涂料:

    1.木器涂料:清漆、色漆(尤其是淺色漆)、底漆中,用于提高附著力、豐滿度、打磨性和光澤。

    2.油墨:特別是凹版印刷油墨、柔性版油墨和新聞油墨中,作為連接料的重要組成部分,提供粘性、光澤和顏料潤濕性。

    3.粘合劑:壓敏膠、熱熔膠中作為增粘樹脂。

    4.低檔工業(yè)漆:一些對耐候性要求不高、但對成本敏感的工業(yè)漆中可能用到。

    群林化工科普:關(guān)鍵添加技巧

    正確添加淺色松香是發(fā)揮其功效、避免副作用的關(guān)鍵:

    1.添加量控制:這是最重要的技巧!添加量通常在配方總量的1%-5%之間。過量添加是常見錯誤,會導致:

    *漆膜過軟、發(fā)粘、耐劃傷性差。

    *干燥速度變慢。

    *耐水性、耐化學品性下降。

    *長期耐候性變差(易粉化、黃變)。

    *務必從小劑量開始試驗,找到最佳平衡點。

    2.添加方式(溶解/熔融):

    *預溶法(推薦):將淺色松香預先溶解在配方中的部分溶劑(如甲苯、二甲苯、松節(jié)油、石油溶劑等)中,制成高濃度的松香溶液(如50%固含),再在攪拌狀態(tài)下緩慢加入樹脂液或漆料中。此法分散均勻,不易產(chǎn)生顆粒。

    *熔融法:將松香加熱熔化成液體(注意控制溫度,避免過熱分解或氧化變色,通常不超過180°C),在攪拌下緩慢加入熱的樹脂或油中。此法需注意防火和安全,且需確保與體系相容性好,避免析出。

    *直接添加粉末(較少用):僅適用于研磨分散階段或特定體系,需確保能完全溶解分散,否則易產(chǎn)生顆粒。

    3.添加溫度:

    *預溶法:常溫或稍加熱(<60°C)促進溶解即可。

    *熔融法:需嚴格控制溫度,淺色松香熔點一般在70-90°C左右,熔融操作溫度建議在120-160°C范圍,避免長時間高溫。

    *添加到熱煉樹脂(如醇酸樹脂)中時,通常在樹脂反應后期、降溫前(如150-180°C)加入,攪拌均勻即可。

    4.添加順序:

    *通常建議在主要樹脂溶解/分散好之后,顏料分散之前或之后加入。避免在研磨高硬度顏料時加入,防止松香被過度剪切破壞。

    *如果同時使用其他助劑(如流平劑、消泡劑),松香溶液通常在它們之前加入。

    5.充分攪拌:無論哪種添加方式,加入后都必須保證充分、持續(xù)地攪拌,確保松香完全溶解、分散均勻,防止局部濃度過高或析出。

    6.小試先行:務必!在實驗室進行小規(guī)模試驗(如100-500g),測試不同添加量對粘度、干燥性、光澤、硬度、附著力、耐性(尤其是耐水、耐候)的影響,確定最佳配方后再放大生產(chǎn)。

    總結(jié)

    淺色松香是涂料配方中一種經(jīng)濟有效的多功能助劑,特別適用于對顏色要求較高的木器漆、油墨等。掌握“適量添加、優(yōu)選預溶、控制溫度、注意順序、充分攪拌、小試驗證”的技巧,才能安全、高效地發(fā)揮其增粘、增塑、增附著力等優(yōu)點,同時規(guī)避其可能導致漆膜發(fā)粘、耐性下降的缺點。群林化工建議用戶根據(jù)具體產(chǎn)品要求和自身工藝條件,通過嚴謹?shù)膶嶒瀬泶_定最佳使用方案。

按字母分類: A| B| C| D| E| F| G| H| I| J| K| L| M| N| O| P| Q| R| S| T| U| V| W| X| Y| Z| 0-9
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粵B2-20191121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網(wǎng)站備案編號:粵ICP備10200857號-2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高新技術(shù)企業(yè):GR20114420006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030302000351號

Copyright ? 2006-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術(shù)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 網(wǎng)站統(tǒng)計